中新网上海12月3日电(记者 陈静)上海是亚洲最早集中治理污水的城市之一。记者2日获悉,历经百年发展,上海形成污水系统六大片区的主要格局,43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020.75万吨。迄今为止,上海已建成2.8万余公里排水管道、1525座排水泵站、366个排水系统,城市防汛排水能力大幅提升,水安全保障基础牢固。
上海“百年排水”成就展中,记者2日了解到,上海已经形成污水系统六大片区的主要格局。(中新网记者 陈静摄)
记者当日了解到,近年来,上海将“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理念纳入排水行业管理,确立了绿色源头削峰、灰色过程蓄排、蓝色末端消纳、管理提质增效,“蓝绿灰管”多措并举的雨水治理路径。
上海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史家明对记者表示,上海城市污水治理成就显著,城市防汛排水能力大幅提升,水安全保障基础持续筑牢。史家明希望,上海要积极适应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在上海排水设施“一码通”、运行调度“一网通”、排水模型“一键通”上取得新进展,以数字化转型赋能排水高效能治理。
据悉,目前,上海加强排水设施运行状态监测,构建覆盖全市排水全过程的实时感知采集系统,努力实现排水系统“全流程、全要素、全过程”的管控。同时,相关机构正有序实现排水设施“建、管、养、监、检”等具体应用场景接入,实现面广量大点分散的排水设施底账清、数据准、动态新,实现“基于现场场景”的数字化转型,推动城市排水运维智能化、专业化、高效化;此外,上海还加强排水基础设施模型建设、排水系统实时控制仿真模拟、运行调度智能决策分析、排水设施健康评估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赋能排水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管理。与此同时,上海还推动开展污水污泥处理处置碳排放测算,降低污水处理设施能耗,优化碳排放管理。
城投水务东区污水处理厂正在呈现上海“百年排水”成就展。(城投水务供图)
据了解,上海开埠后,1862年起,英租界先从当时的中区开始进行规划和建设雨水管道。1923年,伴随着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和人口的不断集聚,城市污染不断加剧,基础设施不堪重负,严重影响了民众健康与生活。从1923年到1927年,北区、东区和西区污水处理厂相继建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全部采用国产设备的污水处理厂——曹杨污水处理厂建成。随着改革开放,上海排水系统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治理苏州河污染成为大规模水环境整治工作的起点。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是20世纪中国最大的环保工程之一,其中的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已成为目前亚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
在采访中,记者走进具有百年历史的城投水务东区污水处理厂。这里正在举行上海“百年排水”成就展。东区污水处理厂始建于1923年,如今这座香樟树下光影交织的百年老厂,是中国首批建造的污水厂中唯一保留下来、工艺流程完整、构筑物完好的污水厂。
据悉,建厂时,东区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为1.7万吨/日,历经5次扩建,其最高处理规模达到3.4万吨/日。2019年8月,东区污水处理厂停止运行。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工业遗产,东区污水厂虽停运却以永续保护、活化利用、科技创新等举措,推进功能转型。如今,东区污水厂已被建设成一个综合园区,内设“历史馆”“时间廊”“未来馆”,成为全面展现排水、污水处理发展历程的生态展示馆、排水行业的“博物馆”、教育培训的“新课堂”、前沿创新的“试验田”、行业交流的“新地标”。
参观者在“历史馆”中回顾排水行业发展变迁。(中新网记者 陈静摄)
在“百年排水”成就展中,沿着厂内参观路线,记者跟着工作人员,用脚丈量、用耳聆听、用心感受。据悉,未来,城投水务东区污水处理厂将立足“百年园区、无废园区、零碳园区、海绵园区、生态园区、智慧园区”理念,建设排水百年工艺展示基地、无废示范引领区域,打造零碳排放负碳引领新方式、探索海绵城市建设新试点,成为绿色生态共享空间和数字水务智能运维空间等,成为绿色低碳理念的实践基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建成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砥砺前行。(完)
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蔡若莲2日表示,“内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计划”(简称“文凭试收生计划”)自2012/2013学年推出至今,共有超过4.2万名香港学生通过该计划报考内地高校。
由国家教育部和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合办的“2024/2025学年内地高等教育展”当日起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为有意赴内地升学的学生介绍文凭试收生计划的安排及相关升学信息。
蔡若莲在教育展上致辞时表示,文凭试收生计划多年来取得良好成果,参与该计划的都是国内优秀的高校。她鼓励学生把握机会,通过该计划报读心仪的内地院校及课程,拓宽视野,在追求学问的同时深入了解国家发展大局,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下的无限机遇。
据介绍,参与2024/2025学年文凭试收生计划的内地高校共138所,提供的课程各具特色。这些内地高校将通过一连两天的教育展,介绍其院校、学科资讯、招生要求及名额等。该教育展于线上线下同时举行,其中约130所高校在会展中心现场设置摊位。
在香港土生土长的高中生郭同学表示,希望将来到内地升学修读商科,借此加深对内地情况的了解,他相信这有助于日后的事业发展。
高中生王同学专程从新界屯门的家跑到港岛参观展览,她表示,看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因此打算报读大湾区内地城市的院校,位于广州的中山大学是她的心仪学府,希望毕业后留在当地就业。
除了展览,主办方还安排多场分享会,包括由内地院校代表介绍课程特色、内地毕业的香港学生分享升学经历,以及由教育界和商界代表提供就业前景分析等。(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曹子健】
联系人:一分彩票全部网站
手机:18782783110
电话:0371-30037637
邮箱:30037637@msn.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岳村镇